四逆,谓四肢逆冷,过肘膝而不回也。若舌上黄苔涩者,为阳明之热未尽,则当与大柴胡汤两解之。
此昼日明了,暮则□语如见鬼状者。 朝食暮吐,脾寒格也;食入即吐,胃热格也。
喻昌曰:寸脉沉而迟,明是阳去入阴之故,非阳气衰微可拟。若更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证类伤寒,但其人里和能食,知非伤寒,不可发汗,乃湿邪之病在头,故头痛鼻塞,惟宜纳药鼻中,取黄水从涕出,自可愈也。
撞宅江切渍疾智切蒂音帝食与饲同索当作素瘾于容切痹音畀清与圊同伤寒有六经之证,有六经之脉,证脉井然不杂,则可直指为某经之病。阳盛□语宜下,此不可下者,犯胃气也。
去芍药者,恐其阴性迟滞,兼制桂枝不能迅走其外,反失救急之旨。此总承上三条,以明不治之死证也。
此少阴病之提纲,后凡称少阴病者,方有执曰:少阴肾经也,居于极下,其脉起于小趾之下。病人无表里证,是无太阳表、阳明里证也,但发热而无恶寒,七、八日,虽脉浮数不可汗也。